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汇编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汇编
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
作者:佚名
发布时间:2008年06月13日
点击数:次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获奖类)
序号 |
成果名称 |
成果形式 |
获奖者 |
奖励名称及
获奖时间 |
完成单位 |
1 |
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知识发现关键技术研究 |
项目 |
元昌安、唐常杰、彭月英、左劼、魏文展、温远光、王汝凉、闭应洲、石刚、雷鸿、王健、文瑛、胡秦斌 |
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|
信技系
|
2 |
基于行为智能监控的绿色网络系统(电脑家长) |
项目 |
元昌安、王汝凉、龙珑、宁葵、邓伟、吴艳华、张泽、柯红忠、滕毅、莫学东 |
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|
信技系
|
3 |
台湾民间文学 |
著作 |
王甲辉、过伟 |
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术著作奖 |
离退处 |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专利类)
序号 |
专利名称 |
发明人 |
类别 |
公开号 |
公开日 |
授权单位 |
1 |
姜黄挥发油提取和姜黄素类化合物纯化的方法 |
黄初升
陈福北
刘红星 |
发明专利 |
CN 101069735A |
2007.11.14 |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|
2 |
环状紧凑无泵吸收式太阳能制冷机 |
李正良
郑宏飞
杨英俊 |
实用新型专利
|
CN 201028876Y |
2008.2.27 |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|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著作类) |
序号 |
著作名称 |
类别 |
作者 |
出版单位及出版时间 |
所在单位 |
1 |
班主任工作常规 |
教材 |
钟海青主编
李福灼副主编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7.06 |
党办 |
2 |
高等学校学生管理 |
编著 |
傅真放3(1)
邓军3(2)
吴佩杰3(3) |
广西人民出版社,2007.11 |
党办 |
3 |
新闻传播社会学 |
著作 |
蒙南生 |
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,2007.10 |
党办 |
4 |
南行边关——中越边境民族文化艺术考察札记 |
著作 |
于瑮2(1) |
广西人民出版社,2007.04 |
院办 |
5 |
中越边境民族文化艺术考察研究 |
编著 |
于瑮 |
广西人民出版社,2007.11 |
院办 |
6 |
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 |
著作 |
黄少琴 |
广东经济出版社,2007.10 |
院办 |
7 |
高中物理课程实施与案例分析 |
教材 |
贺祖斌参编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7.12 |
院办 |
8 |
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理论与实务 |
专著 |
田力军2(1)
周鸿2(2) |
线装书局,2007.08 |
管理学院 |
9 |
微观宏观经济学 |
教材 |
韦海鸣副主编 |
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7.08 |
管理学院 |
10 |
管理学——原理与方法 |
教材 |
周鸿 |
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7.08 |
管理学院 |
11 |
网络远程教学资源设计开发(化学) |
教材 |
黄景碧2(1)
朱汝葵2(2) |
清华大学出版社,2007.7 |
化学系 |
12 |
文化的数学 |
编著 |
黄旭广副主编 |
科学普及出版社,2007.08 |
继教院 |
13 |
学分制制度文化与制度建设策略 |
著作 |
莫运佳 |
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7.09 |
教务处 |
14 |
社会性别教程 |
编著 |
雷湘竹 |
北京出版社,2007.03 |
教育系 |
15 |
校长时间管理 |
教材 |
王文蓉主编 |
世界知识出版社,2007.10 |
教育系 |
16 |
弘扬行知思想构建和谐校园 |
编著 |
王屹参编 |
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7.10 |
教育系 |
17 |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|
教材 |
杨玲参编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7.12 |
教育系 |
18 |
教育研究方法 |
编著 |
杨素萍参编 |
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7.03 |
教育系 |
19 |
民族体育与健康(九年级) |
教材 |
李英、黄琳、苏祝捷参编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7.07 |
体育系 |
20 |
民族体育与健康(七年级) |
教材 |
李英主编,苏祝捷、黄琳参编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7.07 |
体育系 |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著作类) |
序号 |
著作名称 |
类别 |
作者 |
出版单位及出版时间 |
所在单位 |
21 |
民族体育与健康(八年级) |
教材 |
苏祝捷主编,黄琳副主编,李英参编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7.07 |
体育系 |
22 |
体育运动与健康教程 |
教材 |
谢东主编,黄琳、李英、靳卫平参编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7.08 |
体育系 |
23 |
宋代文献研究 |
著作 |
黄权才 |
广西民族出版社,2007.08 |
图书馆 |
24 |
中国社会语言学视角——第三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|
编著 |
杨玉国副主编 |
南京大学出版社,2007.08 |
外语系 |
25 |
中国现代文学流派概论 |
编著 |
宾恩海 |
安徽大学出版社,2007.06 |
文学院 |
26 |
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阐释 |
著作 |
宾恩海 |
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7.04 |
文学院 |
27 |
唯物史观与文艺思潮 |
编著 |
顾凤威参编 |
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7.09 |
文学院 |
28 |
广西开放大典 |
编著 |
何颖参编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7.12 |
文学院 |
29 |
大学美学 |
教材 |
黄世权参编 |
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7.01 |
文学院 |
30 |
汉武帝与西汉文学 |
著作 |
龙文玲 |
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07.09 |
文学院 |
31 |
当代文学散论 |
著作 |
吴隐林 |
广西人民出版社,2007.07 |
文学院 |
32 |
中国散曲综论 |
著作 |
杨东甫2(2)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7.07 |
文学院 |
33 |
中国古代文学(上册) |
编著 |
杨东甫参编 |
商务印书馆,2007.08 |
文学院 |
34 |
会议新闻学 |
著作 |
靖鸣 |
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,2007.05 |
新传系 |
35 |
十四大以来《人民日报》评论研究 |
编著 |
邓晓梅参编 |
同心出版社,2007.08 |
新传系 |
36 |
新编领导讲话稿写作实务 |
编著 |
伍郧宁2(1) |
广西民族出版社,2007.4 |
新传系 |
37 |
新闻文本学 |
著作 |
谢晖 |
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,2007.10 |
新传系 |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著作类) |
序号 |
著作名称 |
类别 |
作者 |
出版单位及出版时间 |
所在单位 |
38 |
新闻采访 |
著作 |
熊高 |
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,2006.04 |
新传系 |
39 |
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 |
著作 |
邓军、王科、龙妮娜、屈柳玲、唐东升、李玲、旷晓霞、韦诗业、陈颖 |
广西民族出版社,2007.10 |
宣传部 |
40 |
壮乡之恋——韦华峰创作歌曲选 |
著作 |
韦华峰 |
中国戏剧出版社,2007.08 |
艺术系 |
41 |
青少年社会学 |
著作 |
黄志强4(1)黄日干4(2)刘坚4(3)曹春梅4(4) |
中央文献出版社,2007.08 |
政法学院 |
42 |
财政与税收 |
教材 |
纪明参编 |
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7.08 |
政法学院 |
43 |
政治经济学 |
编著 |
李传珂参编 |
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7.08 |
政法学院 |
44 |
基于3S技术的区域喀斯特石漠化过程、机制及风险评估——以广西都安为例 |
著作 |
胡宝清2(1) |
科学出版社,2008.01 |
资环院 |
45 |
广西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 |
著作 |
严志强等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7.05 |
资环院 |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论文类)
单位:党委办公室
序号 |
成果名称 |
作者 |
期刊名称 |
备注 |
1 |
学校发展与资源战略 |
钟海青2(1) |
清华大学教育研究,2007,28(1):78-90 |
核心期刊 |
2 |
创新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工作 |
蒙南生 |
新闻潮,2007,(12):57-60 |
|
3 |
青年志愿者行动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|
谭萍 |
社会科学论丛,2006:348-355 |
|
4 |
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探索 |
谭萍 |
求实,2007,(Ⅱ):203-204 |
|
5 |
从公立高等学校管理行为的可诉性看公立高等学校的行政主体资格 |
周丽萍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2):135-138 |
|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论文类)
单位:院长办公室
序号 |
成果名称 |
作者 |
期刊名称 |
备注 |
1 |
文化多样性研究述评 |
于瑮 |
广西民族研究,2007,(1):25-29 |
核心期刊 |
2 |
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 |
于瑮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4):1-6 |
|
3 |
广西高等教育中女性影响力研究 |
于瑮 |
和谐世界 文化多样——大学与媒介的责任(下卷),中国传媒 大学出版社:349-360 |
|
4 |
根本利益的理性思考 和谐发展的成功实践--兼论“富民兴桂新跨越”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 |
黄少琴 |
首届广西社会科学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,129-131 |
|
5 |
构建科学体系 创新教育模式--兼谈高校“思想政治理论课”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|
黄少琴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1):22-25 |
|
6 |
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发展--兼论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|
黄少琴 |
改革与战略,2007(01):104-106 |
核心期刊 |
7 |
西江流域经济发展融入北部湾多区域合作研究 |
黄少琴2(1) 周丽萍2(2) |
广西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9(3):107-113 |
核心期刊 |
9 |
具有抗癌活性含氮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|
黄初升3(3) |
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,2006,(1):144-150 |
CA收录 |
10 |
八种黄酮的合成研究 |
黄初升3(2) 刘红星3(3) |
化工技术与开发,2007,36(5):1-5 |
|
11 |
干、生姜黄的挥发油提取及成分研究 |
黄初升3(2) 刘红星3(3) |
食品研究与开发,2007,28(9):17-21 |
核心期刊 |
12 |
姜黄属植物中姜黄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|
黄初升3(2) 刘红星3(3)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07,24(2),95-101 |
|
13 |
索氏法提取姜黄挥发油及其成分的研究 |
黄初升3(2) 刘红星3(3) |
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,2007,5(19):57-61 |
|
14 |
一个苯并吡喃天然产物的简便合成 |
黄初升3(2) 刘红星3(3) |
广西工学院学报,2007,18(2):92-94.104 |
|
15 |
简单香豆素天然产物药理作用与化学结构关系研究进展 |
黄初升4(2) 刘红星4(3)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07,24(1):93-98 |
|
16 |
几种猕猴桃属植物中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的谱学研究 |
黄初升5(2)刘红星5(4)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07,24(4):53-60 |
|
17 |
独立学院的管理生态环境辨析 |
贺祖斌2(1) |
扬州大学学报(高教研究版),2007,11(3):32-34 |
|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论文类)
单位:院长办公室
序号 |
成果名称 |
作者 |
期刊名称 |
备注 |
18 |
广西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研究 |
贺祖斌3(3) |
桂林工学院学报,2007,27(增刊):122-125 |
|
19 |
广西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|
贺祖斌2(1) |
学术论坛,2007,30(8):172-176 |
核心期刊 |
20 |
论高等教育系统与环境的生态平衡 |
贺祖斌 |
大学研究与评价,2007,(5):5-9.102 |
|
21 |
数字化校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研究与实现 |
罗国玮3(1) 兰瑞乐3(2) 黄燕妮3(3)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07,24(3):90-93 |
|
22 |
百色粤东会馆对近代百色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 |
农燕玲 |
钦州学院学报,2007,22(6):122-124 |
|
23 |
浅论档案在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的作用 |
农燕玲 |
中国科教创新导刊,2007,(472):11 |
|
24 |
AJAX技术在公众电子地图服务网站的应用 |
杨上影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07,24(1):71-76 |
|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论文类)
单位:文学院
序号 |
成果名称 |
作者 |
期刊名称 |
备注 |
1 |
对现代文学研究的“职业化”倾向的反思 |
宾恩海 |
文学评论,2007,(3):210-212 |
核心期刊 |
2 |
试论鲁迅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|
宾恩海 |
广西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(1):40-44 |
|
3 |
中国现代散文的文化特征谫论 |
宾恩海 |
学术月刊,2007,(3):114-120 |
核心期刊 |
4 |
周作人小品文的人生旨趣刍议 |
宾恩海 |
广西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(4):106-111 |
|
5 |
自我的写照--纪弦论 |
陈祖君 |
香港文学,2007,(7):67-73 |
|
6 |
对文学批评学科理论的一些思考 |
顾凤威 |
学习与探索,2007,(6):186-188 |
核心期刊 |
7 |
关于文学批评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|
顾凤威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4):38-42 |
|
8 |
后现代的审美悖论与马克思的科学预见 |
顾凤威 |
马列文论研究,2007,(14):371-381 |
|
9 |
唯物史观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|
顾凤威 |
文艺理论与批评,2007,(4):27-35 |
核心期刊 |
10 |
从国家战略高度构建中国-东盟文化交流中心 |
何颖 |
专家学者论坛 (第三卷·中国与东盟专辑),2007:226-230 |
|
11 |
发挥博览会平台功能 融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|
何颖 |
创新,2007,(1):66-71 |
|
12 |
泛珠-东盟旅游合作的发展对策研究 |
何颖 |
人大复印资料(旅游管理),2007,(3):18-21 |
|
13 |
特区模式:构建中国-东盟文化产业开放区” |
何颖 |
2007年广西文化发展报告(蓝皮书),2007:179-189 |
|
14 |
文化软实力:中国-东盟博览会文化功能分析 |
何颖 |
钦州学院学报,2007,(1):9-14 |
|
15 |
以文化力提升坭兴陶产业竞争力 |
何颖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3):19-23 |
|
16 |
现代语境下广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问题的思考 |
何玉嘉 |
广西师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1):6-13 |
|
17 |
爱的信仰伴随他辛勤耕耘的一生--纪念徐松石诞辰105周年 |
黄桂秋 |
中国壮学,民族出版社,2007,7(3):128-134 |
|
18 |
布洛陀文化的开发与壮族和谐社会的构建 |
黄桂秋 |
构建和谐与加快发展(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专辑),云南民族出版社,2006,(12):307-312 |
|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论文类)
单位:文学院
序号 |
成果名称 |
作者 |
期刊名称 |
备注 |
19 |
麽文化与当代壮族社会 |
黄桂秋 |
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,2007,20(2):23-28 |
|
20 |
巫麽信仰:广西左江崖壁画新探 |
黄桂秋 |
宗教与民族,2007:141-154 |
|
21 |
镇安故地壮族女巫盖帽仪式考察 |
黄桂秋 |
贺州学院学报,2007年,(6): |
|
22 |
镇安故地壮族巫、麽、道信仰考察 |
黄桂秋2(1) |
广西民族研究,2007,(2):182-189 |
核心期刊 |
23 |
镇安故地壮族巫、麽、道斋醮仪式考察 |
黄桂秋2(1)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3):7-18 |
|
24 |
壮族“岩洞情结”的人类学分析 |
黄桂秋 |
河池学院学报,2006,26(6):101-105 |
|
25 |
镇安故地壮族巫信仰历史与现状考察 |
黄桂秋2(1) |
百色学院学报 ,2007,(6): |
|
26 |
云南富宁壮族“坡芽歌书”图画文字初步探讨 |
黄桂秋2(1)
漆娅莉2(2) |
三月三少数民族语文论坛,2007,(6):51-59 |
|
27 |
《生命权力问题:福柯与阿甘本》(译文) |
黄世权 |
国外理论动态,2007,(7):75-78 |
|
28 |
两种美学乌托邦:酒神精神与狂欢精神--论尼采美学与巴赫美学的对话关系 |
黄世权 |
辽宁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7,30(3):82-86 |
|
29 |
文化融合的生命远景--论方东美生命美学的理想境界 |
黄世权 |
扬州大学学报(人文社科版),2006,研究生学术论坛(2):73-78 |
|
30 |
黎唐镇平话语音系统 |
黄献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4):58-71 |
|
31 |
浅析高校基层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|
黄义珍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教育教学研究专刊):26-29 |
|
32 |
电影《罗拉快跑》的真正价值在哪里? |
江业国 |
新闻潮,2007,(07):57-58 |
|
33 |
对《历史的天空》中的张普景的一种哲学社会学透视 |
江业国 |
南方文坛,2007,(5):77-79 |
核心期刊 |
34 |
方法运用的有效性问题 |
江业国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4):126-131 |
|
35 |
在“后现代转向”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美学? |
江业国 |
美学(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),2007,(09):12-15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2):57-60 |
人大复印 |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论文类)
单位:文学院
序号 |
成果名称 |
作者 |
期刊名称 |
备注 |
36 |
“煎”“熬”本义考辨 |
李朝虹 |
西南交通大学学报,2007,(4):42-46 |
|
37 |
古代梓 考异 |
李朝虹 |
北京林业大学学报,2007,(4):20-24 |
|
38 |
从暴力到语法,到肉身的赎回--当代汉诗的动向 |
李志元 |
低诗歌批判,2007,(11):269-278 |
|
39 |
当代诗歌发展进程论略 |
李志元 |
低诗歌批判,2007:50-70 |
|
40 |
当代诗歌集体化写作阶段的读者和民歌形式问题 |
李志元2(1)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3):100-106 |
|
41 |
述歌时代 |
李志元 |
低诗歌批判,2007:70-82 |
|
42 |
乌托邦语境 |
李志元 |
低诗歌批判,2007,(11):269-278 |
|
43 |
这般低贱,那般癫狂--谈新世纪之初汉语诗歌写作的三种现象 |
李志元 |
上海诗人,2007(2):110-123 |
|
44 |
这些腐恶的舌头不过肉证而已(代序)--试论21 世纪之初的汉语诗歌写作 |
李志元 |
低诗歌代表诗人诗选·代序,2007:1-30 |
|
45 |
论王梵志“翻着袜法” |
梁德林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1):63-65 |
|
46 |
超女现象的后现代美学分析 |
刘玲 |
社会科学家,2006,(4):158-160 |
|
47 |
成长中的欲望意识-电影《孔雀》的后精神分析解读 |
刘玲 |
电影评介,2007,(15):29-30 |
核心期刊 |
48 |
从精神分析视角来看网络聊天世界中的身体景观 |
刘玲 |
求索,2004,(11):148-150 |
|
49 |
教学论文:理论与实践相结合-古代文论教学方法探新 |
刘玲 |
南宁师专学报,2007(3):56-57 |
|
50 |
凯特·里格比生态批评 |
刘玲 |
文学理论精粹读本,2006(1):189-210 |
译文 |
51 |
论拉康的否定性哲学思想 |
刘玲 |
求索,2006,(1):141-143 |
核心期刊 |
52 |
面向元典,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--古代文论教学方法探新 |
刘玲 |
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,2007,24(3):56-56 |
|
53 |
明星文化 |
刘玲 |
世界电影,2007,(3):25-37 |
核心期刊译文 |
54 |
沐浴文化的魅力--评殷伟《沐浴中的女性》 |
刘玲 |
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,2007,23(4):130-132 |
|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论文类)
单位:文学院
序号 |
成果名称 |
作者 |
期刊名称 |
备注 |
55 |
《长门赋》作者与作年 |
龙文玲 |
文学遗产,2007,(5):125-127 |
核心期刊 |
56 |
《诗经·陈风·月出》主旨辨证 |
龙文玲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2):93-97 |
|
57 |
汉武帝对东方朔《答客难》影响考论 |
龙文玲2(1) |
第七届国际辞赋研讨会论文集,2007:306-314 |
|
58 |
从董仲舒《举贤良对策》看汉武帝的文学影响 |
龙文玲 |
唳天学术,2007,(5):108-117 |
|
59 |
读马银琴《两周诗史》(书评) |
龙文玲 |
文学评论,2007,(6):199-202 |
|
60 |
汉武帝《天马歌》作年与主旨辩证 |
龙文玲 |
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:32-37 |
|
61 |
汉武帝对西汉小说影响考论 |
龙文玲 |
石家庄学院学报,2007,(1):75-80 |
|
62 |
汉武帝立乐府时间考 |
龙文玲 |
学术论坛,2007,(3):143-146人大复印资料: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,2007,(8):25-28新华文摘,2007,(17期) |
核心期刊人大复印 |
63 |
汉武帝与楚辞的解读与传播 |
龙文玲2(2) |
中国文化研究,2007,(1):36-43;人大复印资料: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,2007,(9):44-49 |
人大复印 |
64 |
论汉武帝《景星》及其文学史意义 |
龙文玲 |
首都师范大学学报,2007,(2):91-98 |
核心期刊 |
65 |
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、《大人赋》作年考辨 |
龙文玲 |
江汉论坛,2007,(2):98-101 |
核心期刊 |
66 |
谈谈《庄子·逍遥游》解读的三个步骤 |
龙文玲 |
广西教育,2007,(10):31-32 |
|
67 |
一部成功的文学编年史--读刘跃进《秦汉文学编年史》 |
龙文玲 |
人民政协报·学术家园,2007-4-23 |
|
68 |
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策 |
龙文玲 |
高教论坛,2007,(4):61-63 |
|
69 |
从同源词定义的嬗变看同源词研究理论的进步 |
石勇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1):99-104 |
|
70 |
论写作活动中的相似思维--写作思维理论探索之二 |
覃可霖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2):139-144 |
|
71 |
试论文学评论写作的思维特点--写作思维理论探索之四 |
覃可霖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4):145-149 |
|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论文类)
单位:文学院
序号 |
成果名称 |
作者 |
期刊名称 |
备注 |
72 |
试论写作活动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融合 |
覃可霖 |
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(文艺理论),2007,(11) |
人大复印索引 |
73 |
试论写作思维学的学科特征--写作思维理论探索之三 |
覃可霖 |
广西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43(6):96-99 |
|
74 |
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--评宾恩海著《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阐释》 |
覃可霖 |
广西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(3):148 |
|
75 |
濒危之中的广西彝族毕摩文化 |
王光荣 |
毕节学院学报,2007,25(5):21-27 |
|
76 |
刘三姐文化对少数民族女性生活的影响 |
王光荣 |
刘三姐研究资料集,2007:454-550 |
|
77 |
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|
王光荣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,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1):1-5.30 |
|
78 |
广西民族地区文化与语文德育 |
韦美日 |
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,2006,(4):35-38 |
|
79 |
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与语文德育 |
韦美日 |
中国德育,2006,(12):54-56 |
|
80 |
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 |
韦美日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3):24-29 |
|
81 |
广西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定位 |
韦美日 |
中国德育,2007,(6):28-29 |
|
82 |
广西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形成和演变 |
韦美日 |
科技促进发展,2007,(4):65-67 |
|
83 |
建国以后课程标准中语文德育目标述评 |
韦美日 |
信息时代的中国语文教育,2006,(1):99-109 |
|
84 |
“法国学派”究竟是怎样的学派?--读布律内尔等著《何谓比较文学》 |
吴锡民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2):61-66 |
|
85 |
张爱玲与王安忆上海书写比较研究 |
吴隐林2(2) |
广西社会科学,2007,(3):110-112 |
|
87 |
上古汉语表“经验”的一种特殊形式 |
伍和忠 |
广西师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1):85-90 |
|
88 |
解读越南诗人胡春香诗歌中的汉文化基因 |
谢娜菲 |
广西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,2007,29(4):77-80 |
核心期刊 |
89 |
越南诗人胡春香诗歌思想意蕴之探析 |
谢娜菲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2):102-107 |
|
90 |
池大为与财前五郎之形象比较--东方文学比较研究之二 |
谢永新 |
广西社会科学,2007,(9):129-132 |
|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论文类)
单位:文学院
序号 |
成果名称 |
作者 |
期刊名称 |
备注 |
91 |
论朝日两国汉语文学的不同特点--东方文学比较研究之三 |
谢永新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2):98-101 |
|
92 |
宫词简论 |
杨东甫 |
阅读与写作,2007,(7):39-41 |
|
93 |
论散曲对古典诗歌传统的颠覆 |
杨东甫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1):55-61 |
|
94 |
散曲家丁彩、王庆澜生卒年及作品断句辨误 |
杨东甫 |
阅读与写作,2007,(11):33-35 |
|
95 |
说“又一体” |
杨东甫 |
阅读与写作,2007,(9):30-31 |
|
96 |
说笔记 |
杨东甫 |
阅读与写作,2007,(4):33-35 |
|
97 |
说野史 |
杨东甫 |
阅读与写作,2007,(2):37-38 |
|
98 |
唐诗宋词元曲中的元宵灯俗 |
杨东甫 |
阅读与写作,2007,(6):35-36 |
|
99 |
也说戏曲的特征 |
杨东甫 |
阅读与写作,2007,(1):32-34 |
|
100 |
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与技巧 |
杨伟蓉 |
广西教育学院学报,2007,(6):40-41 |
|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论文类)
单位:新传系
序号 |
成果名称 |
作者 |
期刊名称 |
备注 |
1 |
“扩大电视新闻节目信息量”的误区及分析 |
曹正文 |
阅读与写作,2007,(1):21-22 |
|
2 |
把握案例教学的几个关键点 |
曹正文 |
中国教育导刊,2007,(20):62-64 |
|
3 |
反常突变事件及其新闻报道 |
曹正文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4):141-144 |
|
4 |
反常突变事件及其新闻报道 |
曹正文 |
现代视听,2007,(10):54-56 |
|
5 |
关于三种营造叙事方式的辨析 |
曹正文 |
戏剧文学,2007,(3):77-79 |
核心期刊 |
6 |
广告影响受众的两个关键点 |
曹正文 |
电视文学,2006,(2):152 |
|
7 |
论影视艺术的差异性 |
曹正文 |
山西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7,34(专刊):87-89 |
|
8 |
浅谈批评揭露类新闻报道 |
曹正文 |
阅读与写作,2007,(8):37-38 |
|
9 |
影视故事结构中的价值逆转 |
曹正文 |
电影评介,2007,(21):83-84 |
核心期刊 |
10 |
从“纸馅包子”事件看虚假新闻的防范 |
陈洪波 |
青年记者,2007,(9):35 |
|
11 |
当代中国传媒转型的启示 |
陈洪波 |
新闻知识,2007,(9):16-18 |
核心期刊 |
12 |
论公益广告在构建和谐社会种的作用 |
陈洪波 |
东南传播,2007,(9):56-57 |
|
13 |
浅议传播学两大主导流派的方法论分野 |
陈洪波 |
东南传播,2007,(12):79-80 |
|
14 |
《寻找金花》离品牌化还有多远? |
陈羽峰 |
声屏世界,2007,(5):39-40 |
|
15 |
当代电视新闻的“五个化” |
邓晓梅 |
新闻潮, 2006,(3):20(本文被CJFD收录刊《新闻导刊》2006年第4期转载,题为《电视新闻的五化趋势》) |
|
16 |
积极稳妥 做大做强--广西日报社筹建报业集团之路 |
邓晓梅 |
新闻与写作,2006,(8):8-9 |
核心期刊 |
17 |
省级党报:做“区域”文章 求战略突破 |
邓晓梅 |
中国报业,2006,(12):45-47 |
|
18 |
试论省级党报的创新突破:区域传播--以《广西日报》为例 |
邓晓梅 |
新闻潮,2006,(11):14-16 |
|
19 |
“意识先行” 苦心经营 铸就精品--评第16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《由“催农民交税”到“帮农民赚钱”》 |
靖鸣2(1) |
新闻潮,2007,(6):60-61 |
|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论文类)
单位:新传系
序号 |
成果名称 |
作者 |
期刊名称 |
备注 |
20 |
不要让“郭德纲们”成为虚假广告的“替罪羊” (第一) |
靖鸣2(1) |
新闻记者,2007,(6):86-88 |
核心期刊 |
21 |
构建中国的国际传播力量 |
靖鸣2(1) |
传媒观察,2007,(2):47-48 |
核心期刊 |
22 |
记者能这样对待采访对象吗?--CNN记者格雷斯毒舌“杀”人事件的反思 |
靖鸣2(1) |
中国广播电视学刊,2007,(3):90-91 |
核心期刊 |
23 |
科学认识会议新闻的作用的搞好新闻报道的前提 |
靖鸣 |
视听,2007,(10):11-14.21 |
|
24 |
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真正的小康 |
靖鸣 |
广西日报,2007-11-23 |
|
25 |
面对采访的“霍桑效应”浅析 |
靖鸣 |
新闻记者,2007,(2):52-54 |
核心期刊 |
26 |
浅论抗战时期范长江对桂林新闻事业的贡献 |
靖鸣3(1) |
新闻潮,2007,(12):24-25 |
|
27 |
三论胡锦涛新闻观 |
靖鸣2(1) |
新闻知识,2007,(4):3-5 |
核心期刊 |
28 |
试论胡锦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闻观 |
靖鸣2(1) |
新闻知识,2007,(1):3-6 |
核心期刊 |
29 |
试析中国新闻奖消息写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|
靖鸣2(1) |
新闻知识,2007,(3):22-25 |
核心期刊 |
30 |
西方媒体报道与中国形象塑造 |
靖鸣2(1) |
当代传播,2007,(2):47-49 |
核心期刊 |
31 |
新时期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出路浅探--《农民日报》一篇县委书记的报道遭遇“滑铁卢”的启示 |
靖鸣2(1) |
新闻记者,2007,(2):65-67 |
核心期刊 |
32 |
新闻“活鱼”怎么抓 |
靖鸣2(1) |
新闻潮,2007,(11):57-59 |
|
33 |
舆论监督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重要手段 |
靖鸣 |
新闻记者,2007,(12):34-37 |
核心期刊 |
34 |
再论胡锦涛新闻观 |
靖鸣2(1) |
新闻知识,2007,(2):3-6 |
核心期刊 |
35 |
央视新闻频道《中国周刊》的传播理念探析 |
林秀梅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1):140-143 |
|
36 |
“无”中生“有”出新闻 |
林荧章 |
新闻潮,2007,(6):47-48 |
|
37 |
网络时评滥用“疑问式标题”的五大类型 |
林荧章 |
中国编辑,2007,(5):40-41 |
|
39 |
建立中国-东盟城市科技文化发展战略的对话关系 |
韦琴琴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2):41-44 |
|
40 |
中国--东盟合作优先发展现代科技教育的战略思考 |
韦琴琴 |
教育研究与探索,2007,(9):5-6 |
|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论文类)
单位:新传系
序号 |
成果名称 |
作者 |
期刊名称 |
备注 |
41 |
创新课堂教学,让学生快乐学习--大学生课堂教学改革尝试 |
易奇志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 28 (教育教学研究专刊):112-115 |
|
42 |
浮躁病--我国广告无法承受的痛 |
易奇志 |
新闻知识,2007,(12):39-41 |
核心期刊 |
43 |
教育类杂志的广告经营策略 |
易奇志 |
编辑之友,2007,(6):79-80 |
核心期刊 |
44 |
大学生逃课和隐性逃课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|
尹海燕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教育教学研究专刊):30-35 |
|
45 |
农民叙述的一种理性回归--试解读《城市的灯》与《天高地厚》 |
周飞伶 |
广西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,28(2):108-111 |
|
46 |
试论中国当代文学对农民身份的叙述 |
周飞伶 |
当代文学散论,2007:257-270 |
|
广西师范学院2007年科研成果登记表(论文类)
单位:政法学院
序号 |
成果名称 |
作者 |
期刊名称 |
备注 |
1 |
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及其理论教学的思考 |
曹春梅 |
理论探讨,2007,(6):130-132 |
核心期刊 |
2 |
驻邕高校在学分制过渡中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|
陈军弟 |
传承,2007,(7):18-19 |
|
|